top of page
lady plus logo2.png
  • Facebook
  • Whatsapp

藝術與生活的完美交織

05/2025 ​創刊號 

在香港這片創意蓬勃的土地上,藝術家文鳳儀以其獨特的視角與充滿溫度的創作,為當代藝術界帶來諸多深具人文情懷的佳作。透過與她的對話,我們不僅感受到她對藝術的純粹熱愛,更見證了家庭給予她的支持力量,以及她對藝術未來的真摯期許。

Mok and Man Profile.JPG

藝術天份的萌芽

文鳳儀的藝術天賦彷彿與生俱來,自幼便展現出對創意事物的獨特感知。她回憶道:「我從小就特別鍾愛有創意的物件,常常會拿著一個不知名的東西把玩許久,試圖將它改造成其他模樣。」這種渾然天成的創造力,加上她敏銳的觀察力——「我也非常喜歡觀察周遭的人事物」,使她自然而然地踏上了藝術創作之路。尤為特別的是,這份藝術天賦完全源自內在,正如她所言:「完全沒有受到家人的影響」。

藝術與愛情的交織

文鳳儀與丈夫莫一新的愛情故事,猶如一幅精心繪製的雙人畫作,洋溢著藝術家特有的浪漫與默契。他們在大學時就讀同一學系,那份初見時的直覺——「第一眼就認定對方是命中註定的人」,至今仍能讓人感受到這對藝術家夫婦獨特的心靈契合。正如香港藝術館前總館長鄧海超教授所言,他們確實是藝術上的「靈魂伴侶」。文鳳儀以詠春黐手比喻兩人的互動:「你推我退,我推你退」,這種「剛柔並濟、柔中帶剛」的相處之道,不僅體現在日常生活中,更自然地融入他們的藝術創作。

 

家庭與藝術的平衡

身兼母親、妻子與藝術家多重角色,文鳳儀對家庭與藝術的平衡有著深刻體悟。她認為:「這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,是一種渾然天成的狀態。」這種全然的認知,使她的作品自然流露出濃厚的人文情懷與生活記憶。從2005年的「家庭作業展」到2022年的「油街新項目」,藝術始終是串聯全家的紐帶。特別是在疫情期間,他們創新地透過「一人一磚」的方式,讓遠在英國求學的兒子也能參與家庭藝術創作,將散居各地的親友心意凝聚成一件充滿寓意的裝置作品。

未命名-1-02.png

藝術的傳承

在藝術氛圍中成長的兒子,雖未經刻意栽培,卻自然而然地承襲了父母的藝術基因。文鳳儀分享:「一切都在潛移默化中形成,他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,自然受到藝術與創意的薰陶。」這種無形的傳承,遠比刻意的培養來得深刻。她期望透過藝術傳遞給下一代的,不僅是創作技巧,更是「正向、樂觀、積極,既能利己又能利人」的生活哲學。身為母親,她深信藝術與孩子的成長同樣充滿「創造的樂趣」,即便過程難免挑戰,終將迎來「美好的結果」。

 

藝術的啟發

對於那些覺得藝術難以理解的人,文鳳儀提出了極具啟發性的建議。她認為欣賞藝術應當如同「結識新朋友」般自然,無需預設心理障礙。香港豐富的藝術資源——從香港藝術館、大館到M+、文化博物館等,都為公眾提供了多元的接觸管道。她特別強調:「若能欣賞美好事物、感受創意靈感,或從藝術家的生命故事中獲得啟發,都能讓生活更加豐富精彩。」這種將藝術融入日常的態度,正是她希望傳遞的重要理念。

1592_工作區域 1.png

新作的光芒

文鳳儀的新作「大姑出品」金屬長衫,在剛落幕的Art Basel香港2025中展出。這件承載著母愛與期許的作品,以金屬材質呈現柔軟的長衫形態,巧妙地呼應了她對「柔中有剛,剛中有柔」的女性特質理解。作品不僅獲得藏家青睞被收藏,更完美演繹了她近來鍾愛的「瑰麗的事物從來不高調的」這一生活美學理念。而另一件長衫作品也將於今年九月在美國紐約展出,標誌著她的藝術創作獲得國際藝壇的肯定。

 

文鳳儀的藝術人生,不僅是創作之路的探索,更是家庭、愛情與生活智慧的完美融合。藝術於她,既是表達的媒介,也是連結家人、對話社會的橋樑。透過那些充滿溫度與記憶的作品,我們得以窺見一位藝術家豐沛的內心世界,感受那份超越時空的情感共鳴。她的故事啟示我們:當藝術與生活真誠對話,便能譜寫出最動人的生命篇章。

02/2025 ​試刊號 

出版人: 心意驛站有限公司 & Happihood Creations Co., Ltd.

bottom of page